返回首頁

中國電影節有哪些?

來源:www.sehrch.com???時間:2022-12-23 16:35???點擊:468??編輯:檸檬果果???手機版

中國電影節有哪些?

1.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簡稱華表獎,也稱政府優秀影片獎,創辦于1994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是中國(內地)電影界的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 。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并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

2.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于1981年創辦,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是由中國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音樂家、美術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3.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于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由周恩來總理發起的電影大獎。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并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百花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杯為銅質鍍金花神。百花獎也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和最有群眾基礎的電影大獎。

4.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

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是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影獎項,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由于早期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并未設置類似音像制品競賽獎勵,金馬獎成為華人區最受注目的電影盛會之一。直至今日,金馬獎的頒發仍對華人電影具有指標性意義,特別是在藝術性電影方面。而港臺電影界知名導演與演員,仍相當重視金馬獎的競賽;這從其發獎名單中仍可窺知。金馬獎創辦于1962年,原由臺灣“行政院新聞局”主辦,后由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當年主要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制作事業和表揚對中華電影文化有杰出貢獻的電影人。

5.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于1982年開始舉行,并于1993年12月正式注冊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限公司。香港電影金像獎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此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旨在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它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最具權威性的電影頒獎禮活動。香港金像獎也是香港電影人心中的“奧斯卡”,是香港最具權威性的電影活動。

6.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認可的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承認。每年6月上旬舉行,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

7.北京國際電影節

北京國際電影節(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前身為北京國際電影季,創辦于2011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臺,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2012年2月,北京國際電影季更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并設立評獎單元,但由于準備不夠充分直到2013年才進行獎項評選,自此,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正式設立。

8.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是1992年經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同意正式創辦,國際制片人協會承認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長春電影制片廠聯合承辦。

9.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由《南方都市報》于2000年發起并主辦的傳媒評選的電影獎項,該獎聯合中國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是國內唯一將內地、香港、臺灣三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共同評選的電影獎,該獎由來自兩岸三地的知名電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評審,是為了表彰在電影藝術上勇于創新,在表現人性上深度發掘的作品及其創作人員。

10.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報社、 中國教育電視臺、 北京電視臺 、北京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文化活動。

想問下2019年電影行業趨勢,大家覺得前景如何?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于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電子政務平臺12月13日消息,國家電影局近日印發《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

該文件提出的目標任務為:

第一,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電影院和銀幕分布更加合理,與城鎮化水平和人口分布更加匹配。

第二,大中城市電影院建設提質升級,先進放映技術和設施廣泛應用,舒適度等觀影體驗進一步提升。

第三,縣級城市影院數量穩步增長,有條件的地區加入城市院線的鄉鎮電影院數量快速增長。

第四,院線制改革不斷深化,涌現出一批實力較強、經營規范、資產聯結為主的大型骨干電影院線,特色院線形成差異化優勢。

文件提出的主要措施有:加快電影院建設發展、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加快特色院線發展、規范發展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其中包括通過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電影院安裝巨幕系統、激光放映機等先進技術設備給予資助。資助金額不超過設備采購支出的20%,每家影院不超過50萬元。還包括鼓勵電影院線公司依法依規并購重組。鼓勵跨地區、跨所有制進行院線整合,推動電影院線規?;?、集約化發展。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大關,并且有望于2020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2018年我國的銀幕數量已達60079塊,且國家明確目標與任務,到2020年銀幕數量要達到8萬塊以上,可想而知今后的票房會有多高!2018 年我國年度觀影人次再破新高,達17.16 億人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電影也成為了人們平常生活娛樂的方式之一,消費者的觀影需求在日益增長中,內驅消費動力不斷增強。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不斷突破的現象級電影數據中我們就不難看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并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影視文化產業占世界文化市場的比重:美國占 43%, 中國不到 5%!影視文化產業在 GDP 中的占比:美國占 21% ,中國只有 2.5%!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2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于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03 票房口碑正相關,好電影春天到來;

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電影投資市場非常具有投資潛力,可以說電影版權投資就是近幾年國內的風口之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所以如果大家看到電影市場的投資潛力,那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2015年開始,全球電影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3D電影逐漸普及并吸引用戶踏入影院,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2018年,全球數字銀幕數量達到18.2萬塊,同年電影票房達到411億美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全球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也得益于技術推動和中國市場貢獻。2009-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復合增長率為27.2%,這一方面得益于國家對電影及相關文化產業的扶持和資本入駐,另一方面電影購票等APP應用普及功不可沒。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普及,令中國電影產業鏈體系完善并未來朝向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2014-2018年全球電影產業發展數據解讀

2015年開始,全球電影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8年,全球數字銀幕數量達到18.2萬塊,同年電影票房達到411億美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全球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得益于技術推動和中國市場貢獻。2015年開始,3D電影逐漸普及并吸引用戶踏入影院,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

2018-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及預測數據

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收獲609.8億元,占全球票房21.9%,并且預測2023年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的電影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2013-2018年中國TOP10電影票房貢獻度數據分析

中國TOP10影片票房大幅增長,2016-2018年的復合增長率為8.2%。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近幾年中國電影票房爆款,除了電影本身的IP效應(如續集、主角),觀影用戶的口碑和“自來水”效應也是票房逆襲的重要因素,所以,精品影片是保障票房的主要因素。

2019中國電影行業主要問題:

1.影業發展不平衡,馬太效應小豬,腰部影片缺乏。

目前,中國電影行業發展有不平衡的現象存在,馬太效應顯著,出現兩極分化,30-40億級的頭部影片瓜分大部分票房,20億及以上的腰部影片數量鮮少,而小成本低質量的電影泛濫,缺乏具有競爭力和優勢的影片。未來中國電影行業需要更多的內容優質的電影出現,腰部市場還有廣闊領域待開發。

2.中國觀影人群未全面覆蓋。

中美兩國的觀影人群均主要集中在25-39歲之間,但是美國觀影人群年齡覆蓋范圍較廣,從低至2歲到高至60歲以上,而中國觀影人群年齡覆蓋主要范圍是18-40歲。其中,美國18歲以下觀影人群達到34%,而中國18歲以下觀影人群僅2.0%~3.0%,美國40歲以上人群達到34.0%,而中國僅5.0%~8.0%。中國電影行業人群覆蓋存在不全面的問題。

中國電影作品內容發展動力:

1.技術熱退卻。以3D為賣點的影片已不再是電影市場上的賣點,全球的3D熒幕正在下降,觀影者們的關注點回歸到IP。

2.重視內容質量。中國電影市場, 觀影者們越來越注重影片內容質量,頭部影片瓜分電影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非巨頭企業投資的影片逐漸受到觀影人群的青睞。

3.IP熱持續。北美企業巨頭迪士尼聚焦打造與購買各類IP,從自由IP到現象級的漫威IP,IP在電影行業持續升溫,而中國電影市場也逐漸開始打造IP電影,如《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IP元年。

4.口碑效應顯著。中歐哦電影票房乘載著口碑效應,以《紅海行動》為代表,初剛上映表現一般,依靠口碑,票房持續上升,最后逆襲為票房榜首。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2019全球及中國電影市場運行大數據與產業布局策略研究報告》。

電影行業的前景如何?

各位親愛的影視投資愛好者們,大家好!我是影視小希,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聊到底電影行業到底有沒有前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

2009年電影全年總票房60.2億!

2010年電影全年總票房101億!

2011年電影全年總票房131億!

2012年電影全年總票房171億!

2013年電影全年總票房218億!

2014年電影全年總票房296.4億!

2015年電影全年總票房440.7億!

2016年電影全年總票房457.1億!

2017年電影全年總票房559.1億!

2018年電影全年總票房首次突破600億,達到了609.7億!

今年2019年還沒過完,我想今年的票房遠遠不止這600個億,一定會遠超!單說今年最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就是49.71個億!最近的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等電影也突破了50億票房!可以想象今年全年總票房會突破多少?現在00后90后80后是電影票房是主力軍,所以好電影,根本不愁沒票房!

看完數據再跟大家探討下國家政策

不管你做任何投資,都要跟著黨走,跟著國家的政策走,這一點至關重要!從2017年3月1號開始實施的《電影促進法》,2018又成立了“國家電影局”,早在2015年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導演協會主辦的“青蔥計劃”目的就是在于扶持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青蔥計劃”的第一屆主席就是馮小剛!可見國家鼓勵電影行業同時也鼓勵投資人參與影視投資!

電影行業的發展趨勢勢不可擋,未來全年將會突破上千億票房!中國電影正在努力做電影,做好的電影,做高質量電影,所以你投資的并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已,而是整個電影行業的希望!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麻豆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中文,78m人人爽,白丝美女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香蕉色视频,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中文